上海哪里余热利用设备

时间:2023年04月11日 来源:

余热利用设备的市场容量非常大,目前也是步入了黄金发展期。1、余热锅炉应用领域广,未来五年市场规模将达680亿元余热锅炉市场规模加速增长,按蒸吨计算08年增速达30%。据中国工业年鉴的统计,2008年生产各类余热锅炉1146台,合计29865t(蒸汽),与2007年的余热锅炉722台,合计23124t(蒸汽)相比,台数增长58.7%,蒸汽吨数增长29.2%;同时实现产值34亿元,较07年24.8亿元同比增长37%。余热锅炉属节能环保产品,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推进,特别是钢铁、焦化、水泥等重要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预计余热锅炉市场将加速发展。根据估算未来5年国内余热锅炉市场容量预计达到680亿元。余热资源从其来源可分六种类型。上海哪里余热利用设备

上海哪里余热利用设备,余热利用

高炉煤气的回收利用比其它废气的回收利用意义更为重大,因为这涉及到冶金企业的气体燃料平衡、减少烧油等重要的能源问题,所以是废气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的重点之一,应当加快进程。对钢铁联合企业来说,目标应当是努力降低高炉煤气的放散率,增加混合煤气量,或采用低热值煤气燃烧技术将其用于轧钢加热炉;对铁厂而言,则应尽快建设高炉煤气电站。高炉煤气属于热值燃料,且气源压力不稳定,不适宜远距离输送或用作城市生活煤气,回收利用有较大的难度,除热风炉和锅炉外,只能用于复热式加热的焦炉和具有双预热功能的轧钢加热炉。转换利用高炉煤气的常用方式是燃烧发电。南京品牌余热利用厂家价格利用换热器将烟气、乏汽等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到原生产线中。

上海哪里余热利用设备,余热利用

余热利用在水泥行业的应用为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和设备国产化。水泥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成熟,节能效果采用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比逐渐提高,余热发电规模比率将上升。截止2008年末,我国水泥总产量约14亿吨,其中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量约8.4亿吨,占总量的60%,其余为落后生产工艺产量。随着行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水泥产能政策的推进,预计新型干法水泥产量的比重将占到总量的90%以上。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水平先进,目前技术和国产设备已经成熟。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窑头、窑尾排放的350度以下的低温废气余热可进行余热发电,将水泥生产综合热利用率从60%左右提高到90%以上。目前我国水泥窑余热低温发电技术和自主开发的设备已经成熟可靠,尤其是补汽式汽轮机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我国有日产2000吨以上新型干法窑水泥生产线594条,已经配套建设各种类型的纯低温余热电站约186座(包括已经投产运行和正在建设的余热电站),未来5年水泥行业需余热锅炉约500套,即平均每年100套,按每套800万计算,预计未来5年市场容量约40亿元左右。

热泵和溴冷机系统既可用于工业,回收工业低温余热;也可民用,利用低温余热为民用建筑提供制冷或供热。工业客户主要包括电厂、冶金、医药、纺织、石油化工等,回收工业的低温余热;民用客户主要为建筑用户,为建筑物提供制冷或供热。其中水源热泵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需要供暖供冷的中央空调系统,同时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冷冻、冷藏等工艺系统。水源热泵市场容量:由于水源热泵可有效利用低温余热,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预计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水源热泵系统市场容量约18亿元,行业增速约达20%-30%,预计有望继续保持20%以上行业增速。余热高效回收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

上海哪里余热利用设备,余热利用

余热的可利用性和价值不等于余热利用的效果。前者是指余热本身的品质和性质,它*表示余热具有的可用性,但并不表示余热利用的有效性。后者不全由余热本身品质所决定,还决定于余热利用的场所、环境以及利用的方法,即决定于使用余热的对象和条件。譬如,余热作为热量利用就比作为功能利用的效果好。因为,热变功要付出冷源损失的代价。火电厂热系统由于存在各种能级,因而为选择余热利用的场所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余热回收利用是提高经济性、节约燃料的一条重要途径。烟气余热回收原理图。南京怎么样余热利用系统

余热利用 余热资源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各种热能转换设备。上海哪里余热利用设备

所谓余热余能:即为了满足工艺过程、生产某种产品,或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的需求,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能源。除了为满足这种需求理论上所需消耗的能源以外的、认为无用的、剩余的热与能即为相关过程和需求的余热余能。余热余能是相关过程和需求之中被认为无用的热与能,并非全部都不可被再利用,实际上通过一定的方式仍然可以有效地利用这部分热与能。这也是我们讨论、关心这部分能量的目的之一。另外,从能源科技的发展而言,能的合理利用与不断提高的余热余能利用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上海哪里余热利用设备

常州绿资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02-20,同时启动了以绿资科能为主的余热利用系统,翅片散热器,换热器,烟气余热回收产业布局。旗下绿资科能在环保行业拥有一定的地位,品牌价值持续增长,有望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我们强化内部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致力于余热利用系统,翅片散热器,换热器,烟气余热回收等实现一体化,建立了成熟的余热利用系统,翅片散热器,换热器,烟气余热回收运营及风险管理体系,累积了丰富的环保行业管理经验,拥有一大批专业人才。绿资环保始终保持在环保领域优先的前提下,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在余热利用系统,翅片散热器,换热器,烟气余热回收等领域承揽了一大批高精尖项目,积极为更多环保企业提供服务。

热门标签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