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业轴向型金属阻尼器产品介绍

时间:2020年01月26日 来源:

与普通钢支撑相对比,轴向型金属抗震阻尼器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1)承载能力高,在地震过程中,承载力一直保持稳定的强化状态。 2)延性与滞回性能好,可以充分发挥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以减小主体结构所受到的地震力。 3)构件强度和稳定问题相互分离,具有**灵活的调节结构刚度分布的功能; 4)人字撑、V字撑布置时,可避免或者极大降低相邻横梁的不平衡力; 5)外观**小化,建筑观感更加轻盈灵动,以便于门窗洞口的布置,同时可以灵活控制墙厚方向的外观尺寸,以取得使用面积的比较大化。 6)设计时,*进行强度计算,可不考虑稳定及其相关的构造要求(杆件长细比、板件宽厚比等) 屈曲约束支撑的连接方式有三种方式:焊接、螺栓连接和销轴连接。三种连接方式见图8。 国内项目通常采用焊接连接方式较多,因为焊接方式施工较为简单、便捷,性价比也比较高; 螺栓连接施工比较麻烦,且精度要求较高;

销轴连接方式比较美观,具有建筑艺术感,但价格较为昂贵,且加工及施工精度要求很高。 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混合连接,例如为兼顾建筑美感与施工便利性,通常下端连接采用销轴连接,上端采用焊接连接(因上端节点部分经常会被吊顶等遮挡,节点做法对于建筑观感的影响不敏感)。 江苏专业轴向型金属阻尼器产品介绍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8.1.6条文说明中规定:对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试验时依次在1/300,1/200,1/150,1/100支撑长度的拉伸和压缩往复各3次变形。试验得到的滞回曲线应稳定、饱满,具有正的增量刚度,一级变形第3次循环的承载力不低于历经比较大承载力的85%,历经比较大承载力不高于屈曲约束支撑极限承载力计算值的1.1倍。 对疲劳性能有要求的还应在设计位移幅值下连续加载30圈,屈曲约束支撑的主要设计指标误差和衰减量不应超过15%,且不应有明显的低周疲劳现象。 建议: ①对于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如中震不屈服型,可以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规定的试验标准,加载12圈即可,可不进行加载30圈的疲劳试验;对于中震即开始屈服耗能型,建议增加疲劳性能测试,按照12圈+30圈进行试验检测;②在进行疲劳性能测试时,在设计位移和L/150中的较大幅值下连续加载30圈,屈曲约束支撑的主要设计指标误差和衰减量不应超过15%,且不应有明显的低周疲劳现象。

减震概念设计及主要参数设置 减震项目的设计和传统方法抗震设计一样,首先要从概念设计出发,对于结构的布置要符合概念设计的基本要求。本节主要是通过介绍减震所特有的概念布置、构造


北京专业轴向型金属阻尼器承诺守信


3)工程应用类型 a-学校(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 b-医院; c-办公楼、酒店、商场、文化艺术宫、体育馆、博物馆等大型公共场所建筑; d-火车站、客运站、飞机场等人流密度比较大的公共场所; e-工业厂房、停车库; f-桥梁及市政工程等重要部位处; g-特殊行业的钢支架,例如电力塔架、锅炉支架等。 4)工程应用新常态 在2009年之前,屈曲约束支撑在国内的应用更多的是在于钢结构体系中,旨在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随着汶川地震的发生和国内工程界抗震意识的增强,以及***及地方**对减隔震技术的重视,屈曲约束支撑技术被智慧的工程师们不断应用于不同的结构体系中,不仅提升了结构和构件的抗震性能,而且综合经济效益也被充分挖掘,尤其是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明确引入了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2010年后屈曲约束支撑被更加频繁地应用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而且,2015年底发布的《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更是引入了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等相关章节,使得屈曲约束支撑框架体系及相关的计算分析有据可依。



1)

抽检比例 ①《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297-2013)中:抽检数量不少于同一工程同一类型同一规格数量的3%,当同一类型同一规格的数量较少时,可在同一类型中抽检总数量的3%,但不应少于2个; 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抽检数量为同一类别数量的2%,且不少于1个;其中同一类别的定义为:屈曲约束支撑应按照同一工程中支撑的构造形式、芯板材料和屈服承载力分类进行抽样试验检验,构造形式和芯板材料相同且屈服承载力在50%至150%范围内的屈曲约束支撑划分为同一类别。 建议: ①当有条件时抽检数量可以提高或均按照以上规定的较严格标准执行;

②当对成本控制较为严格时,建议小震不屈服型的屈曲约束支撑可以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规定执行,同一类别的按照2%不少于1组抽检;小震屈服型的屈曲约束支撑由于结构对其性能要求更高,检测标准应达到位移型金属阻尼器的标准,应参考《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297-2013)中的要求,同一规格按照3%且不少于2组抽检。 2)试验加载及评价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8.1.6条文说明中规定:对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试验时依次在1/300,1/200,1/150,1/100支撑长度的拉伸和压缩往复各3次变形


屈曲约束支撑宜布置于建筑结构的内力较大处、变形较大处,以充分发挥其滞回耗能的作用,但同时又不能影响或妨碍建筑功能的实现。其布置方式通常有单斜杆、V字形、人字形等,也可利用人字形与V字形的结合,布置成X形(不同于普通钢支撑的X形布置),但不应布置成K型。具体如下图9所示。 1)用于新建工程项目 a-调节结构的侧向刚度: ①增大结构侧向刚度,减小结构侧向变形,如框架结构中刚度无法满足小震层间位移角的要求,对抗侧力的补充;

②减小普通钢支撑过刚而带来的地震力增大问题,同时优化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增大建筑的使用面积;

③克服相连横梁不平衡力过大问题,避免横梁刚度的不合理放大;

④可改善加强层刚度突变的不利影响; b-调节结构抗扭刚度,减小结构的扭转效应,主要适用于: ①平面不规则结构; ②剪力墙或**筒偏置; ③竖向不规则结构,如楼层缩进等; c-优化结构关键部位或者关键构件的抗震性能,诸如薄弱层、加强层以及连体部位、大跨度空间结构等; d-增加结构抗震防线,作为定制产品,可以灵活设计其刚度和屈服位移,让其在设定位置和设定地震水准下屈服耗能,充当结构抗震的“保险丝”。 2)用于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与改造

由于既有建筑的历史原因,所采用的规 甘肃销售轴向型金属阻尼器销售厂家

江苏专业轴向型金属阻尼器产品介绍

随着球型钢支座|隔震橡胶支座|屈曲约束支撑|软钢阻尼器越来越明细,不少人都在为了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模拟和决策中进行分析,而分析则就需要有一个数字孪生模型以可靠的同步反应资产的物理现实及其工程数据,再对运营时资产不断演变的三维物理进行数字化集成时须将实景建模、互联网数据环境和wab可视化技术融为一体所有的作业过程都能够实现数字化,作业数据能够有效采集,结合有限责任公司管理要求的系统化管理平台,不断积累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对项目的智能分析决策。数字化转型将围绕企业和项目两层开展,建立以数据为中心的业务管控平台和分析决策系统。未来我国建筑、建材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在下游房市场需求的拉动下,相关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同时受国内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的影响,对于建筑、建材的需求也将日益提升。另一方面,在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政策环境下,一部分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将会被淘汰。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新的客户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依托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服务端技术实现了真正的协同,满足了销售的实时采集、高效分析、及时发布和随时获取,进而形成了"云加端"的应用模式。江苏专业轴向型金属阻尼器产品介绍

上海安佰兴建筑减震科技有限公司属于建筑、建材的高新企业,技术力量雄厚。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质量有保障的质量产品及服务,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公司目前拥有***员工11~50人人,具有球型钢支座|隔震橡胶支座|屈曲约束支撑|软钢阻尼器等多项业务。上海安佰兴建筑减顺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通过**技术,力图保证高规格高质量的球型钢支座|隔震橡胶支座|屈曲约束支撑|软钢阻尼器。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