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刻液回收

时间:2021年02月26日 来源:

每生产一平方米正常厚度(18μm)的双面板消耗蚀刻液约为2—3升,并出废蚀刻液2—3升、一次洗涤废水5—10升、二次洗涤废蚀刻液水8——12升。目前的做法是定时或不定时地从蚀刻槽排出部分铜含量很高的母液——废蚀刻液,同时向其中添加新的蚀刻液。由于蚀刻液的佳蚀刻铜离子浓度在100—140克/升,而废液外排时则希望铜离子浓度越高越好(常在150——160克/升),以尽可能提高蚀刻液利用率,降低溶液总的使用量。因此,不论是采用人工间歇排放工艺还是比重控制的连续排放工艺,实际生产中蚀刻液并未处于其佳技术状态。从经济成本上说,目前的做法对PCB企业不利。阳极框的蚀刻液在电解的过程电铜离子拿通过膜到达阴极区,在阴极区通过电解而变成金属铜粉。蚀刻液回收

今年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又把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税收政策及调整资金支出结构,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以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在废杂金属的进口方面,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要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促进再生金属产业的发展。从2000年开始,国内主要的国有大型铜企业就享受了进口铜废料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 再次,我国蚀刻液废铜回收利用产业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到2010年,我国再生铜产量占铜总产量的比重已达到40%。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低品位的废杂铜充斥市场,环境污染严重,生产工艺及设备落后,回收率低,浪费严重。 安徽金属铜蚀刻液电解再生一种碱性蚀刻液及循环再生工艺。

我们上海毅蓝技术开发战略是从蚀刻液源头来预防而不是被动地从事后治理污染的角度出发。对PCB企业各工序的污染源特征进行本质分析,以确定其采用循环使用、清洁生产的技术可能性;针对各工序(即污染源)产出的不同类型液体废物(废蚀刻液、一次洗涤氨废水、)之具体特点,分别实行资源化、和无害化战略,对其有价值部分进行回收,有用部分进行完全回用,以确保PCB企业蚀刻工序在生产品质上更稳定、含铜废液零排放、使生产成本大幅降低(≥75%)。

本技术运用一项专门设备,把蚀刻液中的铜分离出来,使其中的铜离子得到完全回收,而分离出来的铜可以经特殊的方式生成含99.5%以上铜板。经本技术处理蚀刻液,可直接排入贵司废水站当酸使用,让PCB企业实现环保及经济效益双赢。 运用本技术,在降低了废液处理成本的同时,增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经实际运行测算,一个月4万平米的印制板的中型企业,经该技术处理后,每年可净增效益150-200万元,使企业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公司根据不同企业的产能状况,开发出不同型号的处理设备,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可以根据客户蚀刻液处理量,研发相应处理能力型号的设备,满足不同产能企业的生产需要。 蚀刻液提铜实现金属铜提取和微蚀液的再生。

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氨氮回收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印制线路板废液氨氮回收处理的方法;对利用线路板蚀刻液生产碱式氯化铜、α结晶型碱式氯化铜、五水流酸铜等过程中产生的含高浓度氯化铵的结晶母液,先经机械压缩蒸发、带热压缩的多效蒸发工艺中任何一种或两种组合进行蒸发浓缩、结晶以回收大部分的氯化铵,再调pH进行蒸氨以回收氨水或流酸铵;对退锡水氨水中和回收锡泥产生的氨氮废水,直接采用调节pH后蒸氨的方式处理;剩余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处理;本发明对线路板废水氨氮去除率和氨回收率均在99.8%以上,处理效果好,效率高,蒸汽用量小,运行成本低,推广应用前景好。一种电路板行业含铜蚀刻液提铜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的方法。浙江酸/碱蚀刻液提铜再生

对蚀刻废液进行加热使蚀刻废液沸腾。蚀刻液回收

蚀刻液包括过流酸钠/流酸体系和双氧水/流酸体系,在近几年广的运用在PCB之表面处理制程,例如:沉铜(PTH)制程,电镀制程、内层前处理、绿油前处理、OSP处理等生产线。 我们公司目前对过流酸钠/流酸和双氧水/流酸两种体系的微蚀工序研发设计了不同的循环再生设备。 无论是过流酸钠/流酸体系还是双氧水/流酸体系,我司设备均可把饱和微蚀液处理再生后,返回客户生产线继续使用,回用时,不改变客户原生产工艺参数;在运行我们公司设备时可不停机亦可更换试剂,从而达到稳定生产的目的。这两种体系再生设备设备可以节省约30%的物料成本,还大降低废水处理成本,且可以电解出金属铜。 蚀刻液回收

热门标签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