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新光伏液冷供应商

时间:2024年04月22日 来源:

本发明用于500kW大功率光伏逆变器的水冷散热系统,散热系统分两部分,逆变器内部散热片和室外散热装置,水泵带动冷却介质在系统内循环,带走散热片的热量,起到对逆变器发热元件散热的作用。本发明的散热片放在逆变器内部,电力电子器件贴在散热片表面,散热片上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本发明的室外散热装置是通过冷却介质在系统内循环,把热量通过散热器散掉,冷却介质为50%纯水和50%乙二醇混合物,加入乙二醇用于防冻。本发明包括水冷板13、外部管道14和室外散热装置15;水冷板13放于逆变器内部,电力电子器件贴在水冷板表面,通过液体在水冷板内循环带走电力电子器件散发的热量;正和铝业是一家专业提供光伏液冷的公司。上海全新光伏液冷供应商

上海全新光伏液冷供应商,光伏液冷

其中,TMS方案减小了空气流道的水力直径并增加了其换热面积,而 FIN 方案发射率较高,能够提升光伏板的辐射散热量及气流的速率和效率。ELDEN 等从增大气流浮升力入手,在PV 模块背面安装了带有集热器的空气流道形成“太阳能烟囱(SCC)”,并对烟囱的运行温度及烟囱高度进行了研究。运行温度分别为50℃、55℃和60℃,高度由0.3m 增加到3m,结果表明:当运行温度设定为 60℃时,随着烟囱高度的增加进出口压差从 0.5Pa 增加至 5.3Pa,烟囱空气流速可从0.6m/s 提升至1.78m/s,冷却效果得到提升,但需注意过高的烟囱会导致初始投资增大,同时也会对相邻光伏模块产生遮挡的不利因素。海南创新光伏液冷多少钱正和铝业致力于提供光伏液冷,期待您的光临!

在水流和表面蒸发的双重作用下,文献中的电池运行温度降低了 22℃,扣除水泵耗能,输出功率净增长了 8%~9%,而文献中电池最高温度也由 60℃降低至 37℃,转化效率净提升了3.09%。GAUR 等则研究了表面冷却中流量对冷却效果的影响,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大,PV 模块表面对流传热系数及电效率均不断增长,当流量由0.001kg/s 增至 0.85kg/s 时,对流传热系数及电效率分别由 14.2W/m2·K 和 7%增至 413W/m2·K 和7.45%,当流量超过 40g/s 时系统效率增加缓慢,因此,表面式冷却中增大流量对提高对流传热系数与系统发电效率之间需要取流量,从而达到系统性 能得到优 化的同时 保证其经 济性。 ABDELRAHMAN 等对比分析了表面喷淋冷却、背面直接接触冷却及同时采用两种冷却方式时的PV 模块性能,实验中 3 种冷却方式下电池温度分别下降了 16℃、18℃和 25℃,输出功率分别提升22%、29.8%和 35%。

由肖克利-奎伊瑟极限可知,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单结光伏电池的理论转化效率为 33.7%。多结光伏电池的效率相比单结光伏电池的效率要高出许多,理论上其转化效率超过了 60%。而根据 Progress in Photovoltic :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期刊公布的 2016 年一期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池效率汇总表,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已将五结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在标准工况下提升到了 38.8%左右。但即便如此,仍有一半以上的太阳能无法转化为电能,而未转化的太阳能将转变为热量积聚在电池中,对电池的性能、寿命造成不利影响。正和铝业致力于提供光伏液冷,有想法可以来我司咨询。

1.2 液冷冷却根据工质流动方式和位置不同,本节将液冷划分为换热器式冷却、表面式冷却和液浸式冷却三种。1.2.1 换热器式冷却 换热器式冷却主要是指冷却工质不直接接触光伏板,而是通过水冷换热器内部不断循环流动的冷却介质将热量传递至外部环境中的散热方式。 WILSON利用了河流上下游重力势差驱动河水流过 PV 阵列冷却 PV 系统,在水温为 28℃时可将电池温度降低至30℃,比设计温度高出 5℃,相比无冷却措施时,温度降低了 32℃,效率提升了12.8%。由于节省了循环泵,初始投资和运行费用大幅降低,但该系统对应用地点有所限制。换热器式液冷通常需要与循环水泵相配合,若单纯以提升转化效率为目的应用该种冷却方式,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对此,众多研究者将强制液冷与太阳能集热相结合形成了太阳能光伏光热(PV/T)系统,从而降低了投资回报周期,提高系统综合利用效率,此处不再赘述。正和铝业是一家专业提供光伏液冷的公司,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北京光伏液冷生产厂家

光伏液冷,就选正和铝业,让您满意,欢迎新老客户来电!上海全新光伏液冷供应商

据统计,2022年,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达7.3GW/15.9GWh,累计装机规模达13.1GW/27.1GWh。结合各地规划情况,预计到2025年末,国内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有望达到近80GW。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分析,2025年国内储能温控出货价值量将达到165亿元随着储能能量和充放电倍率的提升,中高功率储能产品使用液冷的占比将逐步提升,液冷有望成为未来主流方案,其中液冷技术到2025年渗透率有望达到45%左右。中国储能温控及液冷市场规模预测(亿元)未来,由于新能源电站和离网储能等需要更大的电池容量和更高的系统功率密度,液冷储能的占比将越来越大,必将凭借其综合优势成为储能市场的主流。并将激发储能系统厂商持续布局新产品、新技术的热情,推动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升。上海全新光伏液冷供应商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