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十六醇使用范围

时间:2024年05月16日 来源:

乙二醇,较重要的二元醇是乙二醇,或称1,2-乙二醇,俗名甘醇。乙二醇的工业生产方法是由环氧乙烷加压水合或酸催化下水合制得。加压水合要求用加压设备及高温,但后处理方便,因此用得很普遍;而酸催化水合虽然不需要压力设备,反应温度也较低,但从产品中除去硫酸是相当麻烦的。用上述二法制取乙二醇,总产率均超过90%(按环氧乙烷计),同时都有副产品一缩二乙二醇和二缩三乙二醇,前者可作为溶剂,液压制动设备的工作液体,织物的修饰和染色,后者可作为溶剂及增塑剂。丙二醇可与水、乙醇及多种有机溶剂混溶。国标十六醇使用范围

国标十六醇使用范围,醇

另一种是乙烯催化直接水合法。①间接水合法 也称硫酸酯法,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将乙烯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通入浓硫酸中,生成硫酸酯,再将硫酸酯在水解塔中加热水解而得乙醇,同时有副产物生成。间接水合法可用低纯度的乙醇作原料、反应条件较温和,乙烯转化率高,但设备腐蚀严重,生产流程长,已为直接水合法取代。②直接水合法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通过固体酸催化剂直接与水反应生成乙醇:另一种方法在烯烃酸催化下加水时,用磷酸做催化剂,在300℃和7MPa压力下,把水蒸气通人乙烯中,此法步骤简单,没有硫酸腐蚀及废酸的回收利用问题,但需用高浓度的乙烯,且在高压下操作,生产设备要求很高,且一次转化成乙醇的量很少,要反复循环,消耗能量较大。上述两法,成本差别不是很大,由于乙烯可大量地从石油加工得到,受到各国重视。原装聚乙二醇600醇,有机化合物的一大类,是脂肪烃、脂环烃或芳香烃侧链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

国标十六醇使用范围,醇

正丁醇,又名1-丁醇,化学式为C4H10O,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有机化合物,有酒味。自1852年被发现以来,正丁醇就普遍应用于众多工业生产中。传统的丁醇生产主要包含了乙醛缩合法、发酵法、羰基合成法三种类型 [2]。正丁醇可普遍的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甚至是能源领域,其应用消费的普遍性也就决定了其工业生产、科研研究的普遍关注度。正丁醇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等增塑剂和醋酸丁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等,也常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

正己醇(英文名称n-Hexyl alcohol )又名1-己醇(1-Hexanol),正戊基甲醇n-Amyl methanol(1-羟基己烷(1-Hydroxyhexane)。属于脂肪伯醇,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香味。分子式为C6H14O,结构式为CH3(CH2)5OH。易燃,能与空气形成爆裂混合物。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低毒,但对皮肤和粘膜刺激作用,主要用途是作为有机溶剂及有机合成原料。正己醇或其羧酸酯微量存在于柑橘类、浆果等中。茶叶以及香叶油各种薰衣草油、香蕉、苹果、草莓、紫罗兰叶油等的多种精油也都含有。醇类化合物受羟基的影响,存在分子间的氢键,在水中还有醇分子和水分子间的氢键。

国标十六醇使用范围,醇

乙二醇制法:1.有气相催化水合法:以氧化银为催化剂,氧化铝为载体,在150至240℃反应,生成乙二醇。2.乙烯直接水合法:乙烯在催化剂(如氧化锑TeO2,钯催化剂)存在下在乙酸溶液中氧化生成单乙酸酯或二乙酸酯,进一步水解均得乙二醇。3.环氧乙烷与水在硫酸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水合反应,反应液经碱中和、蒸发、精馏即得成品。或者环氧乙烷和水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制得乙二醇,同时副产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和多乙二醇。反应液经蒸发浓缩、脱水、精制得合格产品和副产品。粗甲醇的纯度为80至93%,主要杂质为水、乙醇、二甲醚、异丁醇,经精制纯度可达99%。国标十六醇使用范围

甲基丙二醇几乎无毒,对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通过FDA批准。国标十六醇使用范围

乙二醇是一种无色微粘的液体,沸点是197.4℃,冰点是-11.5℃,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混合后由于改变了冷却水的蒸气压,冰点明显降低。其降低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随乙二醇的含量增加而下降。当乙二醇的含量为60%时,冰点可降低至-48.3℃,超过这个极限时,冰点反而要上升。乙二醇防冻液在使用中易生成酸性物质,对金属有腐蚀作用。乙二醇有毒,但由于其沸点高,不会产生蒸气被人吸入体内而引起中毒。乙二醇的吸水性强,储存的容器应密封,以防吸水后溢出。国标十六醇使用范围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